top of page

肩周炎五十肩症狀與成因!10秒動作助你分辨早期警號!

肩周炎又稱五十肩、冰凍肩,在年齡40至60歲較常見,而且女性比男性多,但香港人常長時間低頭、滑手機、電腦工作等動作導致肩部活動量下降,令肩周炎更常出現在辦公室、家庭主婦或健身愛好者身上。如果你有肩膀卡住、難以活動的情況出現,其實這很可能是肩周炎的早期警號!本篇文章將會深入分析肩周炎五十肩症狀與成因,教你10秒內自我檢查,及早分辨並預防惡化,舒緩建議,幫助你找回自由活動的肩膀!


肩周炎五十肩症狀與成因

肩周炎(五十肩)是什麼?

肩周炎,醫學名稱為「肩關節囊黏連性炎症」,因為多數患者發病年齡在40–60歲之間,俗稱「五十肩」,但其實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,只是中年人風險特別高。而肩周炎是指肩膀關節囊及周邊組織發炎、纖維化、沾黏,導致肩關節活動嚴重受限,甚至舉手、梳頭、穿衣都感到困難和疼痛。


肩周炎五十肩主要特點:

  • 自發性發病:多數患者無明顯受傷,但肩關節突然或逐漸變得僵硬、疼痛。

  • 活動度明顯減少:尤其是向外旋、上舉、背手等動作受限最明顯。

  • 疼痛夜間加劇:晚上肩膀痛得難以入眠,翻身會痛醒。

  • 病程分三階段:分為疼痛期、僵硬期、恢復期,整個病程可持續數月甚至2年以上。


常見高危人士:

  • 40–60歲中年人

  • 女性(比男性稍多)

  • 辦公室長時間使用電腦、低頭工作者

  • 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甲狀腺病患者

  • 長期缺乏運動、手術或受傷後長期肩膀不活動的人


肩周炎(五十肩)常見症狀:

  • 肩膀隱隱作痛,晚間加重

  • 活動幅度受限,尤其是手臂舉高、向外轉、背後摸背

  • 洗頭、穿衣、梳頭、背背包等日常動作困難

  • 肩膀僵硬,甚至手臂舉不起來

肩周炎五十肩的成因

肩周炎(五十肩)是一種肩關節囊及其周圍軟組織發炎、纖維化,導致活動受限的常見疾病。成因通常不是單一因素,而是多種內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:


1. 年齡與荷爾蒙變化

  • 隨年齡增長,肩關節囊內膠原蛋白流失、彈性下降,容易出現慢性發炎及沾黏。

2. 性別因素

  • 女性較男性易患,特別是更年期婦女(荷爾蒙變化影響結締組織)。

3. 慢性疾病

  • 糖尿病患者發病率特別高(約10-20%糖尿病患者會患肩周炎),推測與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組織修復能力下降有關。

  • 甲狀腺功能異常、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也屬高危族群。

4. 外傷或手術後長期不活動

  • 肩膀曾受傷(如骨折、脫臼、手術後),怕痛而不敢活動,導致肩關節囊逐漸僵硬、沾黏。

  • 中風、長期臥床、骨折吊帶固定等,因肩部缺乏活動而誘發肩周炎。

5. 生活及工作習慣

  • 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(如電腦工作、長時間抱小孩、打掃、開車等),肩膀肌肉與關節缺乏運動,易導致關節囊慢性發炎。

  • 單側反覆過度使用或負重。

6. 運動損傷與肌腱退化

  • 肩袖肌腱老化或損傷,雖與五十肩病因不同,但也可能促發關節囊發炎沾黏。


10秒自我檢查分辨肩周炎早期警號

10秒自我檢查分辨肩周炎早期警號

動作一:背手摸背

  1. 用受影響手(如右手)繞過背部,盡量往上摸向肩胛骨中央。

  2. 比較左右手:如果一側明顯無法高於腰線,或比另一側低超過5-10公分,且有明顯拉扯疼痛,即屬異常。


動作二:舉高手臂

  1. 兩手同時舉高,雙臂貼耳。

  2. 若一側明顯無法貼近耳朵或舉高時出現痛楚,需警覺。


動作三:外旋檢查

  1. 手肘彎曲90度,貼近身體,手掌往外旋。

  2. 如出現卡住或疼痛、外旋角度明顯不足,即屬早期警號。


檢查小貼士

  • 測試前後均應注意疼痛程度,不要強行拉扯。

  • 若出現劇痛、肩膀紅腫發熱,需及早就醫。

肩周炎五十肩常見誤解與迷思

1. 肩痛只是「落枕」或「肌肉拉傷」?

五十肩多為關節囊病變,與肌肉拉傷/肌筋膜炎不同,無法單靠休息自癒。


2. 肩周炎五十肩只要休息就會好?

部分個案如長期不活動會導致關節僵硬惡化,需主動復健。


3. 只靠止痛藥或膏藥有用嗎?

止痛只屬表面,真正康復要靠積極運動及物理治療

肩周炎五十肩的治療與舒緩方法


一、初期疼痛管理

  • 冰敷(急性疼痛時每日2-3次,每次10-15分鐘)

  • 經醫生建議下適當口服止痛藥(如Paracetamol、非類固醇抗炎藥 NSAIDs)

  • 避免劇烈活動及提重物


二、物理治療

  • 註冊物理治療師設計的關節活動訓練

    • 主動、被動拉筋

    • 關節鬆動術

    • 電療/超聲波等輔助治療

  • 動作重訓與功能恢復

    • 有系統地訓練肩部肌力

    • 針對肩胛骨穩定與肩袖肌群

  • 家居復健運動

    爬牆運動:站立,手指沿牆壁慢慢向上爬,盡力而為,維持10秒。

    滑輪運動:用滑輪帶、拎毛巾,雙手拉動,協助患側活動。

    肩部繞圈:雙肩放鬆,畫大圈圈,每日2-3組,每組10下。

    肩部外旋帶訓練:橡筋帶固定,手肘貼身,外旋帶動手掌外展。


三、藥物與注射治療

  • 口服抗炎藥物

    • 降低急性炎症反應

  • 關節腔內注射類固醇

    • 部分重症患者考慮,可短期有效減輕炎症

    • 必須由醫生操作,不可自行濫用


四、其他治療

  • 高能量衝擊波治療、超聲波治療

  • PRP(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)

  • 極少數需手術鬆解


肩周炎五十肩症狀與成因

五十肩患者日常生活貼士

  • 避免長期單一動作,適時伸展肩部

  • 電腦族、司機、家庭主婦應設定鬧鐘提醒自己活動

  • 保持正確坐姿,減少肩部壓力

  • 睡覺可在腋下夾軟枕以減少疼痛

  • 飲食均衡、維持理想體重、管理慢性病(糖尿病等)


及早分辨五十肩、及早治療

肩周炎(五十肩)其實並不可怕,只要及早發現,配合專業物理治療和日常運動,大部分患者都可恢復正常活動能力。如你或身邊親友懷疑患上五十肩,建議盡快尋求專業診斷及治療,勿聽信坊間偏方或自行購藥拖延,避免肩膀永久僵硬!如有疑問,建議諮詢註冊物理治療師或專科醫生。



2 則留言

評等為 0(最高為 5 顆星)。
暫無評等

新增評等
Vivienne
9月28日
評等為 5(最高為 5 顆星)。

拔罐幫助大嗎?

按讚

Sa
9月22日
評等為 5(最高為 5 顆星)。

有五十肩已經一年以上,物理治療幫助大嗎?

按讚
blogbg_工作區域 1.jpg

​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